昌江洪水村16间金字形茅草屋补葺竣工
来源:乐鱼综合体育 发布时间:2025-08-04 11:57:01
南国都市报5月7日讯(记者 鲁启兰 文/图)在海南岛西部的霸王岭山麓,云雾旋绕的昌江王下乡洪水村静卧于群山怀有。作为海南申报“双世遗”(国际文化遗产与自然遗产)的点位之一,洪水村黎族传统聚落现存16间近现代金字形茅草屋,是海南省现在保存最无缺的黎族传统民居村落之一。近来,跟着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文物维护补葺工程竣工,标志着昌江黎族自治县在“双世遗”申报工作中迈出坚实一步。
洪水乡民居修建是典型的金字形茅草屋形制,是船型屋的演化形状之一。《昌江文史》记载,从明代开端,就有黎族居民在洪水村聚居,后据前史考证,洪水村及周边钱铁村的金字形茅草屋最早呈现可追溯至同一时期。
工程调研陈述中指出,金字形茅草屋前期制作资料均取材于周边山林,如用作立柱的木材、屋面的茅草、围挡的竹子、用来绑缚的藤条等。
跟着对森林生态的维护意识增强,以及年代开展下乡民日子需求的改变,加之自然灾害影响,部分乡民迁离旧址,许多房子也在岁月中损毁。
本年2月,昌江真实开端发动王下乡洪水村金字形茅草屋文物维护补葺工程,对2024年列为县级文物维护单位的16间茅草屋进行修正。
洪水村驻村颜跃维介绍,“在施工中,咱们坚持选用原始老工艺,选用本地原资料,对茅草屋进行维护性补葺,做到修旧如旧,最大极限保存黎族传统聚落的修建传统面貌。”
现在,16间金字形茅草屋均已补葺结束。下一步,洪水村还将发动黎族传统聚落环境整改管理工程,执行16块文物职责牌,构成村团体和香港探险学会一起维护的良好氛围。